Foodaily研究院【全球新品爆品】栏目,以全球30万+新品、爆品作为研究立足的原点,为食品行业带来全球视角下的新品情报、趋势风向和创新启发。
2025年了,你还没有关注到瓶盖创新的重要性吗?
矿泉水瓶盖换成猫猫头,竟给三得利带来500倍涨粉!不仅能当药盒、存钱罐,还能当摆件、架手机,甚至成为花洒、按摩器......
展开剩余93%图片来源:Suntory
给瓶盖换上可爱的造型,或是加上储物、支架等实用价值,就能在极短时间内引发大量曝光,成为社交领域广泛传播的热点话题,给品牌带来销量增长。
食品企业还可以怎么利用瓶盖来玩转创新?Foodaily研究院从全球30w+产品案例中,严选出近20款瓶盖创新爆品案例,为行业带来全球视角下的创新启发。
目录
1、从配件到“生活助手”,解锁更多场景价值
2、从“难用”到“好用”,细节革新撬动消费体验升级
3、从“实用”到“好玩”,瓶盖成为新型社交货币
1
从配件到“生活助手”,
解锁更多场景价值
从三得利猫猫瓶盖的成功可知,最简单的创新是让瓶盖从配件到“生活助手”,精准适配生活场景,从 “不起眼的配件” 变成解决痛点的 “实用工具”。
锁住活性成分,赋予饮料“现制”体感
说到瓶盖锁鲜,可能我们最先想到的是伊刻活泉推出的现泡茶。通过独特的锁鲜盖设计,将新鲜的茶以粉末状保存在瓶盖内,随时成分保持活性。一拧一摇,就可以看到茶从盖中下落、3秒由水变茶的过程,带来如同现泡茶的体验。
这一创新不仅开创了现泡茶新品类,同样的思路还被正大、盒马、蒙牛等品牌应用到蜂蜜、益生菌等品类中。
图片来源:伊刻活泉、盒马、盖是英雄
在海外,也有这样一款瓶盖设计,一举斩获“2019年全球饮料创新大奖”中最佳瓶盖、最佳玻璃瓶、最佳成人饮料、最佳新饮料概念多项大奖。不同的是,除了风味物质锁鲜的功能,还设有不同的刻度,可以根据个人口味量身定制,帮助调节添加量。
图片来源:Kolibri Drinks
在韩国,近几年还流行一款新型补剂包装。补剂由下层液体饮料部分和上层药剂组成,上层瓶盖中存放了药片。一方面维持液体和片剂各自的成分活性,另一方面消费者可以吃药喝水一气呵成,不必为了服用药片面单独喝另一杯水。
图片来源:CJ Wellcare
智能提醒,巧妙化解 “健康焦虑”
对于爱养生的年轻人来说,喝水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,也是最入门的健康小习惯。但也引发了不少人的喝水焦虑。
“喝不够八杯怎么办?”,“忙起来就忘记喝水了”
图片来源:小红书@Potter Harry、@小米、@黄哈哈要瘦~
为了帮助消费者解决一天八杯水的“喝水焦虑”,不仅社交媒体上会有喝水时间表、喝水提醒,手机品牌、app研发者设计了不少喝水提醒小工具。食品品牌们也在不断通过各种设计小巧思,为消费者打造“喝水提醒”功能。
雀巢旗下的法国矿泉水品牌Vittel,发明了一款带有计时功能的瓶盖“The Refresh Cap”。瓶盖内置一个计时器,每小时都会弹出一面小旗子,提醒喝水。瓶盖拧紧后计时器又会自动启动,重新开始计时。
图片来源:Feeldesign
达能旗下的西班牙矿泉水品牌Font Vella,推出了一款智能瓶盖“Coach2o”。通过瓶盖内置的传感技术和营养程序,可以智能跟踪用户每天的饮水量,并制定饮水目标,提醒用户及时补水。
图片来源:Danone
新鲜度可视化,让 “安全” 触手可及
对于不少消费者来说,“保质期该怎么看”一直是生活中的一大困扰。
“保质期当天能不能喝?”,“饮料开封后能放多久?”,“不小心喝了过期饮料怎么办?”
Foodaily发现,尽管饮料、牛奶等饮品都会在瓶口或瓶身印上保质期,但消费者还是会面临看不懂、漏看、看错的困扰。
图片来源:小红书@腊梅园、@李老师教数学、@另外人
为了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,有品牌把“保质期”搬到了瓶盖上,让消费者一眼便知产品新鲜程度。
澳大利亚的ThermoShield将温变材料应用在瓶盖上,让消费者可以通过颜色判断产品新鲜程度。当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,可能导致产品变质时,瓶盖颜色会发生不可逆的变化,形成一个简单有效的视觉监控系统,充当整个冷链的“警报器”。
图片来源:ThermoShield
法国的Bump Cap则是推出了一款可以通过触觉判断新鲜度的瓶盖。顶盖设有凹凸托盘、凝胶和活化剂,瓶盖表面设有18个圆点。当饮料不再适合饮用时,这些圆点会凸起,使瓶盖表面变得凹凸不平。如果瓶盖顶部摸起来是光滑的,则说明里面的饮料仍然可以放心食用,反之则不能食用。
图片来源:Bump Cap
与查看保质期这种传统方式相比,这种通过视觉或触觉提示食物是否可以安全食用的方式更加准确、直接,既减少了食品安全隐患,又帮助减少食品浪费,还为瓶盖这一“配件”带来更多实用性。
2
从 “难用” 到 “好用”,
细节革新撬动消费体验升级
“易开启” 革命,告别 “拧瓶盖” 难题
瓶盖作为产品作为包装必不可少的一部分,虽然对内部产品有着保护作用,但有时反而会在开启或使用时带来不少麻烦,其中一个就是瓶盖难拧的问题。
在社交平台上,关于瓶盖难拧、开瓶技巧等分享比比皆是。除了借助工具或外力,在设计时,该怎么让瓶盖变得“易开启”?
图片来源:小红书@momo的日记本、@坚果果果、@String
日本印刷公司DNP就为果冻设计了一款方便抓握和打开的瓶盖。采用了双色注塑技术,结合高密度聚乙烯和弹性体材料,使得瓶盖即便在湿手情况下也能防滑握持,方便易开。瓶盖设计成方便抓握的形状,瓶盖下方还设计了带状结构,能够减少开启力矩,使其易于开启。
左:常见果冻盖,图片来源:小红书@小狮子去北冰洋吹空调
右:DNP设计的果冻盖,图片来源:HOUSE WELLNESS FOODS Corp
除了果冻,一定还有许多人在喝酸奶时遇到过盖子撕不开的问题。日本可果美推出了一款新升级的乳酸菌饮料,为了便于开启,重新设计了铝盖的形状,增加了方便抓握的凸出部分,同时,铝盖由不易撕裂的材质制作,让开盖过程更“丝滑”。
图片来源:可果美株式会社
比起这些,说到难拧的瓶盖,那一定少不了罐头。用毛巾加大阻力、勺子撬一下瓶盖、或是敲敲平底……民间流传着不少“开盖秘诀”。
2019年,美国CCT公司(Consumer Convenience Technologies)推出一款新型金属封盖Eeasy Lid,解决了这个困扰人们70多年的难题。
与常见的罐头瓶盖不同的是,盖子上设有一个按钮和三个小缝隙,只需轻轻按下金属盖上的按钮,就能释放罐中的真空密封空气,从而轻松打开,开启速度比传统盖子至少快50%。使用后再按下按钮关闭盖子,就能让产品保持新鲜并防止溢出。
图片来源:EEasy Lid
美国杂货连锁店Boyer's Food Markets首次将这一瓶盖应用在其自有品牌的Darci意大利面酱上。数据统计,从1月到3月,Darci销售额增长了341%。
奶茶盖进化,让现制饮料更方便
随着国内即饮奶茶发展,不仅产品形态、口味丰富,还“进化”出各种配料、小料形式。为了搭配不同小料的饮用方式,奶茶杯盖也同步进化。吸管孔、直饮孔……甚至有品牌给杯盖加了个手机支架槽。
其中,“奶盖怎么吃”是专属于新茶饮的一大痛点:打开盖子吃,既不方便又不卫生。对此,喜茶就推出一个“旋转盖”,无需拿下盖子,只需转一下,随时都能吃到奶盖。
图片来源:小红书@快来康康、@好运哗啦啦的来、@阿拉丁神灯爱吃肉
除了奶茶店,由于麦当劳、肯德基等快餐门店的饮料杯盖也暗藏玄机。有细心的网友发现,麦当劳的杯盖上设有几个不同的圆孔,用于区分口味。
图片来源:麦当劳
但由于各大品牌陆续取消吸管供应,给喝饮料这件事带来不少麻烦。2024年,日本东洋制罐就联合日本罗森推出了一款杯盖,直饮口被设置成“按压型”,上唇轻碰即可打开,喝完后杯口回复封闭状态。这款包装获得当年的日本包装大奖。
图片来源:东洋制罐
“精准控量”,让 “适量” 变得简单
在烹饪时,如何控制调味品的用量也是一大痛点。在日本这个把注重细节发挥到极致的国家,就有品牌通过瓶盖设计解决了这一问题。
图片来源:日本盐业中心
细节还不止这些。瓶盖可以用一只手打开,只需用手指轻轻一触即可。还配有防护装置,即使不小心掉落到地板上,也不会打开。
3
从 “实用” 到 “好玩”,
瓶盖成为新型社交货币
瓶盖不仅可以用,还能玩?
最经典的就要数可口可乐的这款Friendly Twist瓶盖,需要两个人合作才能开,活动视频在Youtube上引发700万+播放。
图片来源:behance
最近,这种可以当作积木拼起来的瓶盖也开始小范围流行,让瓶盖秒变“平价乐高”,常见于豆浆、果冻、酸奶等袋装饮品。
图片来源:小瓶盖积木潮玩、盖乐高
接下来这个由日本公司发明的Poterapper就更有趣了,让零食也可以“喝”着吃。
Poterapper由三部分组成,只需剪掉盖子一角,用底部和中间部件夹住袋口并拧紧,最后将顶部部件(即盖子)拧到中间部件上,就可以轻松安装在零食袋上。
这样一来,大袋零食不仅有了封口,还能像喝水一样倒着吃,不弄脏手指。
图片来源:soranews
4
小结
小小瓶盖,只是饮料包装中的一个配角,却不可或缺。不仅能对容器内的食物起到保护作用,还能因为功能性、娱乐性的玩法吸引消费者的目光。
众多来自瓶盖的创新案例印证了一个真理:真正的增长密码,或许就藏在那些被忽视的细节里。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当下,“微小却精准” 的创新,往往更能打动消费者。
5
解决方案征集
发布于:江苏省创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